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光孝寺贯休画罗汉乙酉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
古绡苍茫四三尺,朱云二僧实则一。
房融授经此译经,诃林西廊之禅室。
不比临流倚石各殊形,乌皮曲几笔不停。
旁一静者乃侍者,禅意参人双深睛。
垂发老猿拳握帚,转似庞眉大准僧貌丑。
伏虎图尚恐混真,何况元人之笔敢来偶(《伏虎》一帧,亦称休作。又元人《应真图》一。)
大小篆书上下三十家,何似衲衣线补千条斜。
海潮声来殷高壁,谁是石霜老师役。
志游呈蒋帅颖叔 北宋 · 郭祥正
 押词韵第五部
焚香瞻五仙,登楼瞰沧海。
题轩名双林,却酒饭蔬菜(自注:五仙观山海楼、兴化寺二轩。)
还趋法性寺,烂漫发幽晦。
房公润经处,兰茝遗芳在(自注:房融润色《楞严》之地。)
老木已千年,成林播佳话(自注:药止所种,云此树下当有菩萨受戒,度人成林。)
危坛半颓缺,曾传祖师戒(自注:即六祖也,今为乾明禅寺。)
达多与药止,古像各潇洒。
归时已残阳,心渊生沆瀣。
兰亭世俗饮,尚足传异代。
佛境清净缘,浩劫永不坏。
聊志一日游,结交向方外(自注:是日与颖叔二人者同游。)
魏公子衙斋分咏南海古迹得房融笔授轩 清 · 杭世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八
春风吹屐过祇园,房相犹存笔授轩。
贝叶翻馀花雨润,竹锥写后海云喷。
禅心妙證三明旨,真谛能通九译言。
十卷楞俨惭未读,从容思就密公论。
闳楞严经后110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众生当以是时度,佛菩萨则现是身,身无实相,然必现是,意其所入者易也。
《楞严》者,房融笔受,其文雅丽,于书生学佛者为宜。
吾甥辟,孝弟夙成,自童子能为文,不幸短命。
其兄闳为手写此经。
闳既已识佛意,则辟亦当冥受其赐矣。
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1095年6月9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柳先生集》附录二、佛法金汤编、《东坡禅喜集》卷六、《曹溪通志》卷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释迦以文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然后传远。
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者,以房融笔授故也。
柳子厚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今,而南华今无刻石者。
长老重辩师,儒释兼通,道学纯备,以谓自唐至今,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简正如子厚者。
盖推本其言,与孟轲氏合,其可不使学者昼见而夜诵之?
故具石请予书其文。
《唐史》:元和中马总虔州刺史,迁安南都护,徙桂管经略观察使,入为刑部侍郎
今以碑考之,盖自安南迁南海,非桂管也。
韩退之《祭马公文》亦云:「自交州抗节番禺曹溪谥号,决非帅所当请」。
以是知《唐史》之误,当以《碑》为正。
绍圣二年六月九日
陈子昂别传 初唐 · 卢藏用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
陈子昂字伯玉
梓州射洪县人也。
本居颍川
四世祖方庆
得墨翟秘书
隐于武东山
子孙因家焉。
世为豪族。
元敬
瑰伟倜傥。
年二十。
以豪侠闻。
属乡人阻饥。
朝散万钟之而不求报。
于是远近归之。
若龟鱼之赴渊也。
明经擢第。
文林郎
因究览坟籍。
居家园以求其志。
饵地骨鍊云膏四十馀年。
嗣子子昂
奇杰过人。
姿状岳立。
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
至年十七八未知书。
尝从博徒入乡学。
慨然立志。
因谢绝门客。
专精坟典。
数年之閒。
经史百家。
罔不该览。
尤善属文。
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初为诗。
幽人王适见而惊曰。
此子必为文宗矣。
年二十一。
始东入咸京。
游大学
历抵偫公。
都邑靡然属目矣。
由是为远近所籍甚。
进士对策高第。
唐高宗大帝崩于洛阳宫。
灵驾将西归。
子昂乃献书阙下。
时皇上以太后居摄。
览其书而壮之。
召见问状。
子昂貌寝寡援。
然言王霸大略。
君臣之际。
甚慷慨焉。
上壮其言而未深知也。
乃敕曰。
梓州陈子昂
地籍英灵。
文称伟曜。
麟台正字
时洛中传写其书。
市肆闾巷。
吟讽相属。
乃至转相货鬻。
飞驰远迩。
秩满。
随常牒补右卫冑曹。
上数召见。
问政事。
言多切直。
书奏
辄罢之。
以继母忧解官。
服阕。
右拾遗
子昂晚爱黄老之言。
尤耽味易象。
往往精诣。
在职默然不乐。
私有挂冠之意。
契丹营州叛。
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
台阁英妙。
皆署在军麾。
特敕子昂参谋帷幕。
军次渔阳
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
三军震慑。
子昂进谏曰。
主上应天顺人。
百蛮向化。
契丹小丑。
敢谋乱常。
天意将空东北之隅以资中国也。
大王以元老懿亲。
威略迈世。
受律庙堂。
吊人问罪。
具精甲百万。
以临蓟门
海陵之仓。
陇山之马。
积南方之甲。
西山
倾天下以事一隅。
此犹举太山而压卵。
建瓴破竹之势也。
然而张元遇王孝杰等不谨师律。
授首虏庭。
由此长寇威而殆战士。
夫寇威长则难以争锋。
战士殆则无以制变。
今败军之后。
天下侧耳草野。
倾听国政。
大王冲谦退让。
法度不申。
每事同前。
何以统众。
如儿戏
如儿戏
岂徒为贼所轻。
亦生天下奸之心。
圣人威制六合。
故用声尔。
非能家至户到。
然后可服。
兵贵先声
今发半天下之兵以属王。
安危成败。
在百日之内。
何可轻以为寻常。
大王若听愚计。
即可行。
若不听。
必无功矣。
须期成功报国。
可欲送身误国耶。
伏乞审听。
请尽至忠之言。
凡军须先比量智愚众寡勇怯强弱。
部校将帅士卒之势。
然后可合战求利。
以长攻短。
今皆同前不量力。
又不练。
暗驱乌合败后怯兵。
欲讨贼。
何由取胜。
仆一愚夫。
犹言不可。
况奸贼胜气十倍。
未可当也。
且统众禦奸。
须有法制。
亲信若单独一身。
朱亥金锤有窃发之势。
不可不畏。
人有负琬玉之宝行于途。
必被劫贼。
何者。
为宝重人爱之。
大王位重。
又总半天下兵。
岂直琬玉而已。
天下利器。
不可一失。
一失即后有圣智之力。
难为功也。
故愿大王于此决策。
非小让儿戏可了。
若此不用忠言。
则至时机已失。
机与时一失。
不可再得。
大王熟察。
大王诚能听愚计。
乞分麾下万人。
以为前驱。
则王之功可立也。
建安方求斗士。
子昂素是书生。
谢而不纳。
子昂体弱多疾。
感激忠义
尝欲奋身以荅国士。
自以官在近侍。
又参预军谋。
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他日。
又进谏。
言甚切至。
建安谢绝之。
乃署以军曹
子昂知不合。
因钳默下列。
但兼掌书记而已。
因登蓟北楼
感昔乐生燕昭之事。
赋诗数首。
乃泫然流涕而歌曰。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时人莫之知也。
及军罢。
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
天子优之。
听带官取急而归。
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閒。
种树采药以为养。
尝恨国史芜杂
乃自汉孝武之后。
以迄于唐。
为后史记。
纲纪粗立。
笔削未终。
钟文林府君忧。
其书中废。
子昂性至孝。
哀号柴毁。
气息不逮。
属本县令段。
贪暴残忍。
闻其家有财。
乃附会文法。
将欲害之。
子昂荒惧。
使家人纳钱二十万。
而意未塞。
数舆曳就吏。
子昂素羸疾。
又哀毁。
杖不能起。
外迫苛政。
自度气力恐不能全。
因命自筮。
卦成。
仰而号曰。
天命不佑。
吾其死矣。
于是遂绝。
年四十二。
子昂有天下大名而不以矜人。
刚断强毅而未尝忤物。
好施轻财而不求报。
性不饮酒。
至于契情会理。
兀然而醉。
工为文而不好作。
其立言措意。
在王霸大略而已。
时人不之知也。
尤重交友之分。
意气一合。
虽白刃不可夺也。
友人赵贞固凤阁舍人陆馀庆殿中侍御史毕构监察御史王无竞亳州长史房融右史崔泰之处士太原郭袭徵道人史怀一皆笃岁寒之交。
藏用游最久。
饱于其论。
故其事可得而述也。
其文章散落。
多得之于人口。
今所存者十卷。
尝著江上丈人论。
将磅礡机化。
而与造物者游。
遭家难。
亡之荆州
仓曹槐里马择曰。
择昔从父友王适陈君
欣然忘我幼龄矣。
榆关之役。
君筹其谋。
戎安累年。
不接晤语。
圣历初
君归宁旧山。
有挂冠之志。
予怀役南游。
遘兹欢甚。
幽林清泉。
醉歌弦咏。
周览所记。
倏遍岷峨
予旋未几。
陈君将化。
悲夫。
言绝道冥。
杳然若丧之。
延陵许。
而彼已亡。
天丧斯文
我恨何及。
君故人范阳卢藏用
集其遗文为序传。
识者称其实录。
呜呼陈君
为不亡矣。
遂为赞曰。
岷山导江
回薄万里。
浩瀚鸿溶。
东注沧海。
灵光氛氲。
上薄紫云。
其瑰宝所育。
则生异人。
于戏。
才可兼济。
屈而不伸。
行通神明。
困于庸竖。
子曰道之将丧也。
命矣夫。
清字经馆奉呈章嘉佛(时译藏既竣。)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一
逍遥园里贝多春,波若台边笑语亲。
校定旧经三百卷,归依乞士五千人。
华言唐古纷纷异,国语房融笔笔真。
授我楞严总持意,传灯毕竟有前因。
滩哥石砚歌 元末明初 · 宋濂
 押词韵第一部
朱舍人芾见滩哥石砚禁中,遂摹榻一本,装褫成轴,悬之书斋,命予作歌,填其空处。
朱君嗜古米黼同,三代彝器藏心胸。
滩哥古砚近获见,惊喜奚翅逢黄琮
研煤敷纸巧摹榻,访我一一陈始终。
有唐四叶崇象教,梵僧航海来番禺
手持贝叶写健相,翻译华竺谈玄空。
辞义幽深众莫识,当时授笔唯房融
砚中淋漓墨花湿,助演真乘诚有功。
爱其厚重为题识,七月七日元神龙。
鬼工雷斧琢削古,天光电影生新容。
袤将四尺广逾半,作镇弗迁犹华嵩。
涉唐入宋岁五百,但见宝气浮晴虹。
南渡群公竞赏识,氏名环列萦秋虫。
朔元虽以实内府,弃置但使烟埃封。
方今圣人重文献,毡蒙舟载来江东
风磨雨濯露精彩,奉敕舁入文华宫。
宫中日昃万軿暇,侍臣左右咸云从。
紫端玄歙尽斥去,欣然为此同重瞳。
重瞳一顾光照日,天章奎画分纤秾。
有才沉薶恨已久,石如能语夸奇逢。
维昔成周全盛日,兑戈彻衣并大弓。
藏诸天府遗孙子,用以镇国照无穷。
愿将斯砚传万世,什袭不下古鼎钟。
上明文德化八极,下书宽诏苏疲癃。
君方执笔掌纶诰,愿以此言闻帝聪。
老臣作歌在何日,洪武戊午当严冬。
和程(邃)龙尾砚歌为方侍御亨咸作即送其入粤(砚有辛卯米芾四字印旧藏黄公道周家)辛亥 清 · 朱彝尊
 押麻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八
龙眠柱史饶砚癖,箧藏龙尾开深洼。
雀台古瓦讵比数,石末未许青州誇。
黝如纯漆久欲脱,粹若水玉坚新𠞊。
中央私印尚可识,流传乃自元章家。
骚人生年记辛卯,初度肇锡名何嘉。
十桴汇开见八八,两已相背无狐邪。
当其片石始入手,重之岂易黄金车。
云峰模糊泼急雨,雪茧夭矫腾修蛇。
东都沦后内库发,重宝散失同纷麻。
赤瑚玉英半缺折,物理所贵韬其华。
流传迄今六百载,山骨完好无纤瑕。
黄公昔年在漳浦,以此注易纬苍牙。
呜呼聚散势所必,精灵呵护靡幽遐。
房融有砚译梵字,遗迹尚尔矜僧伽
平公巨璞本光滑,少陵野老犹咨嗟。
况兹贞质世鲜两,宜为有识群高奢。
前归大涤后庞谷,颠人地下应唅呀。
黄海布衣嗜奇最,吟成古调驱淫哇。
盘空硬语难骤读,诗胆直欲淩刘叉
谓余吾歌子当和,荅云四座且莫哗。
我昔南游度大庾羚羊峡口戈船划。
手披烟液入岩穴,碅磳磈硊围周遮。
石纹蕴秀各异状,就中最美数青花。
有时精气凝作眼,碧者鸲鹆黄者鸦。
火轮奔处界微白,宛似蕉叶抽春芽。
其馀琐细尽当辨,黄龙翠羽兼丹砂。
争如此石铁色古,棱角渐去成碨䃁。
柱史闻之忽狂叫,便欲五岭探云霞。
隋堤三月送君去,柳丝藤蔓何毵㲚。
黯然消魂万里别,长言不觉肆滂葩。
首楞严经吴兴集解序(〔一〕 嘉祐四年七月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首
夫经者,传道之器,复性之路。
妙有之韫,固息于名言;
解脱之说,弗离于文字。
因心以会道,见月而遣指。
圣者有作,明者能述,微言之绪,继继不绝焉。
《大佛顶首楞严经》者,迦文转物之机,庆喜开权之教,实第一之义谛,不二之法门也。
原夫真心常住,本体无生。
三界缘兴,始由于妄念;
一精体变,遂汩于前尘。
色相外冥,心目随转,涅槃迷而生死作,菩提昧而烦恼兴,流为众生,溺于浊劫。
如来哀其然也,为说斯经,近取诸身,诱致于性。
除攀援之妄,七处而推其心;
破封执之迷,八还以研其赜。
以至飞光左右,宝手开和。
显真性不动之妙,展观智无涯之照。
洞诸根之幻妄,识自心之广大。
则是经也,以三摩提为根力,以六入为藏性,真如常遍,妙用在前。
无法而弗圆,无入而非道。
所谓證金刚三味、超妙严之一门者,不其然乎?
当是时,佛尚住世,人未去圣。
室罗筏之会,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罗汉,妙堪遗嘱,故佛与之说法,其言简,其旨明,直破咎根,不存枝叶。
而阿难詶诘,犹多悲泪。
《系辞》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乃知大权起教,不为佛世众生,正忧五浊末世耳。
先是唐神龙初制止宣译,宰相房融为之润文,笔高语奇,音旨清畅,冥契佛志,绰同神会。
乃知大经因缘,岂偶然哉!
长水大士子璿,解行高妙,名称普闻,特禀圆机,振发大教,为之注解,王丞相冠其篇。
福唐可度,亦复胜流,尝笺了义,夏英公序其首。
吴兴大士仁岳,辩才无碍,多闻第一。
道力全于正定,智性了于真空。
栖神斯文,入佛正解,多历年所,广集言诠。
有若资中、兴福、孤山槜李、真际诸家之文,即正经之说,傅致其上,仍以地著,各以义解,独于己说,标为「私谓」。
总成十卷,题曰《集解》,莫不文义璀璨,华梵宣明。
亦犹室中千灯,多光互入;
堂下六乐,正声相通。
鼓吹大经,藻火圆教。
噫!
佛灭后仅二千年,经至于唐,又四百年,而教始兴于宋。
僧大士,精文密旨,续佛慧命,为世导师,津梁未来,药石病者,法施功德,岂有涯哉!
后之济彼岸、入法界者,当以此解为舟楫、为门户云。
嘉祐己亥七月十一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左司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判馆事、兼判尚书礼部、提举在京诸司库务上骑都尉安定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胡宿撰。
笔授轩(在光孝寺中,昔制止般剌密谛、弥迦释迦对译《楞严经》于此,唐相房融笔授之。后因以名轩,有巨砚存云。) 其一 明 · 张诩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白马驮经来洛阳,楞严笔授此何乡。
从此法流东土遍,曹溪一水入云长。
笔授轩(在光孝寺中,昔制止般剌密谛、弥迦释迦对译《楞严经》于此,唐相房融笔授之。后因以名轩,有巨砚存云。) 其二 明 · 张诩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孔颜之后又朱程,万古斯文此日星。
麟笔几人传不错,较成蝌蚪未亡经。
闺人礼佛词 其八 庚午年 明末清初 · 王彦泓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楞严初读面生红,为写摩登技忒工。
还是国风多蕴藉,房融端不及周公
教海要津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七
达本裒辑是书,凡前代释子通儒书者、华人谈佛学者,千百载间纪述赋咏,网罗略尽。
以余观之,如萧氏父子区区因果,隋唐诸帝谆谆缘业。
南朝而下,士人则又以其流连光景、嘲弄风月之技施之内典,如《尼净秀行状》之类,非特迂诞,抑且以迷为觉。
虽其间大浮图支遁、道安、玄奘辈,横说竖说,极其辨博,至义堕处亦不免援儒书以畅其意。
求其言简而诣、空而实,卓然了此一大事,未有及慧远者。
本自名其书曰《教海要津》,夫望之渺然无边际者海也,可瞬息达彼岸者筏也,祖师密授,元无一字注脚。
卷中如沈、谢、徐、庾、江总、任昉诸人,纵说到天花乱坠,究其归宿皆流浪生死海中,欲济而无筏者也,是恶知津乎?
然近世儒释于本色书率未过目,本释也,两下简册涉猎一匝,亦足以愧空空之鄙夫矣。
余闻本将仿此义例,取建隆以来谈禅文字汇为续编,因勉之曰:昔者尝究熙陵、阜陵圣制一二,真得西来意者。
大臣如张无尽力量雄,可奴视房融、裴休;
名儒如陆象山、杨慈湖见处高,非李习之、柳子厚所及;
大浮图如兜率悦、芙蓉楷、径山杲、拙庵光气魄大,有一句捧不起者,有一喝使人三日聋者。
若能著眼勘辨,一一拈出,岂不快哉?
它日书成,余又当为汝下一转语。
楞严经合论序政和八年五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
叙曰:世尊于《法华》之后说此经,备足诸经奥义,毕殚一乘要旨。
初,龙胜阅于龙宫,默诵而出,五天世主,秘重不传。
天台智者释《法华经》,不解六根功德之义,停笔思之,有梵僧谓曰:「唯《首楞严经》著明此义,得以證成,不必释也」。
智者于是日夕西向再拜,愿早传至此土,竟不见而没。
唐神龙中,弥伽释迦持梵本至广州州牧房融对译。
罽宾国王遣使追取之,几不得传。
传译毕矣,进御,会中宗登极,未暇宣布。
僧神秀饭于禁中,得之,持归荆州玉泉寺
自经至今五百馀年,传著笺释者无虑十馀家。
然判立宗趣多异同,而文不达义,因黯昧。
余尝深观之,得世尊意于诸家传著之外,将造论排斥异说,端正经旨。
世缘羁縻,未遑措笔。
政和元年十月,以宏法婴难,自京师窜于朱崖
明年二月海南,馆于琼山开元寺
寺空如逃亡家,坏龛唯有此经。
余曰天欲成余论经之志乎?
自非以罪戾投弃荒服,渠能整心绪研深谈而思之耶?
属草未就,蒙恩北还,依止故山精舍。
又二年而克成。
二三子进曰:「经论各有师承,奈何以禅宗经论乎」?
余曰:马鸣、龙胜,西天祖师也,而造论释经,浩如山海,流传此土者尚数百万言。
达磨、曹溪,此方祖师也,而说法则曰唯《楞伽经》可以印心,传心则释《金刚般若》之义。
禅,佛祖之心;
经,佛祖之语。
佛祖心口岂尝相戾?
有人于此,称祖师用施棒喝则谓之禅,置棒喝而经论则谓之教,于实际中受此取舍乎?
贤沙曰:「宗门教乘,由汝舌本自回转耳,岂有实相」?
韶国师举今人看古教偈,谓众曰:「诸人唤甚么作教?
莫道见说教之一宇,滞在教内,道我宗门,不恁么莫错好?
教不迷人,人迷于教。
只如五千四十八卷,若识得不剩一字,不欠一字。
若剩一字,佛法有增;
若欠一字,佛法有减。
佛法且无增减底道理」。
又曰:「祖师是佛弟子,若穷得佛语,祖师语自然现前」。
此殆天下之名言也。
嗟乎,经之来其艰难如此,而传著之家,又从而汩之。
学者既付受不妙,乃疑以为教乘,其自障有如此,可为叹惜。
我释此论,有能于中发明自心,契会佛意者,愿世世以法为亲,同本愿力,共济众生,化令成佛。
八年五月一日,谨叙。
按:《楞严经合论》,续藏经第一编第一八套第一册。
去年过塔湾湘雨禅师出所纂金刚经顺意见示携之行笈欲为刊刻流传有志而未逮近以呈院长蒙叠笔字韵诗盛相称诩辄次韵奉酬敢请院长为功德主此篇聊当募缘偈一首也呵呵 清初 · 查慎行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槐簃集上
五十堕醉梦,不知经论律。
一从读金刚,稍开云雾匿。
深沈百尺低,垂绠汲使出。
游子久离乡,于焉返家室。
既归翻自痛,精进力己绌。
欲除人我相,两敌劲无匹。
又为义疏误,孰与更张瑟。
晚遇马迹师,贝多示真实。
微诠警后悟,妙解證前失。
俗昧知者希,我衰天所骘。
誓将广流布,期不虚纂述。
先生一见之,析义岂待质。
执疑两破碎,决若鱼去乙
诗来盛称扬,方便皎慧日。
黑蚁二万言,卷之仅盈帙。
护持付龙象,普度及蚁虱。
开雕指顾成,功德亦易卒。
檀那视积累,幸以铢两率。
恒河计沙数,百亿生于一。
庶将拟楞严,胜授房融笔。
楞严神咒序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八四、《碧梧玩芳集》卷一二
经可译,咒不可译。
师用力于《楞严》甚久,暇日,取是经咒语,别加刻梓,丝牵而绳联之,以便其徒讽诵,志亦勤矣。
愿扳余一言。
余谓咒之为咒,僧尚不能知,余安能知之?
虽然,吾徒亦安有不知者哉!
龙溪汪公,谓经之有咒,犹《易》之有爻,军中之有密号,虽以世谛求之,了不可得。
人妖鬼神,闻其名,无不怖畏。
而咒妙湛总持,莫若《楞严》神咒矣。
晦庵朱文公,谓「《楞严经》本是咒语,后来房融添入许多道理,咒全是想法。
西域人有咒如此喝,又为雄毅之状,故能禁伏鬼神」。
然则,吾徒亦安有不知者哉!
抑余谓浮屠师居深山中,皆聪明魁杰人,戒行精洁,想其讽诵此咒,真忱发中,一念之烈,金石为开,蛇虎为伏,况于鬼神乎!
今之僧徒,鼓唇吻以私利养,以其谑浪笑傲之馀,前者唱于,随者唱喁,譬如市讴之奏俚曲,斯鬼神之所戏耳,独如磨登伽何!
虽然,咒之时义大矣哉!
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咒之曰:「类我类我」。
久则肖之矣。
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
仲尼之咒,所谓护善遮恶者,唯六经而已。
六经之外,岂复有咒哉?
然则,无隐乎尔,则亦无隐乎尔。
严复丙午 清末 · 郑孝胥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楞严》虽妙绝,笔授赖房融
译者论能事,儒林属钜公。
东坡端可信,几道始称雄。
西士应传写,倾心更向东。
注:首四句叙坡语。